分卷阅读714
针线了,要是秀才娘子不嫌弃,我家还有两件干净的换洗衣裳,除了过年上身过,都没大狠穿的,可以先换上。”这话提醒了旁边的女人,一个个纷纷道:“大牛媳妇那衣裳,都做了五六年了,颜色又老气不鲜亮,不如穿我家闺女的,我家大闺女去年才做的,打算留着明年出门子穿的——”“我说铁蛋他娘,你这也忒抠门了,你家闺女出门子的衣裳,你也好意思用去年买的那浸水了的料子?都被染得红一块花一块的,这样的衣服穿出门,你也不怕人戳你的脊梁骨?”……叽叽喳喳的,如同几千只鸭子。王永珠深知此刻不能掺和,一掺和那就只怕更不能收场了,只尽量不着痕迹的往旁边蹭。一不小心碰到一个人,扭头一看,正是杨招弟。她冲王永珠微微一笑,拉着她走到了自己旁边,用背篓挡住了,低声道:“秀才娘子不用理她们,她们心都不坏,就是嘴碎些!一会子没人搭理就好了!”果然,一伙女人,你争我吵得互相揭对方的短,这样倒也热热闹闹的回到了山洞。一进山洞,本来还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女人们,立刻闭口不言了。王永珠觉得奇怪,看向一旁的杨招弟。杨招弟微微一笑,凑到王永珠身边,小声的道:“这是咱们这鹰子沟几辈子立下的规矩,说是住在一个山洞里,跟一家人一样。有什么不痛快的,洞外解决,只要进了山洞,就必须和和气气的。偶尔说两句酸话可以,可真要吵架什么的,那是双方都要领罚的!”第七百八十五章归心似箭王永珠才恍然大悟,倒是对着鹰子沟的前辈有了一点佩服,要知道,这山洞虽然大,可住着这十七八户人家,百十来号人,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肯定容易生摩擦。这要吵架,就到洞外去吵,进洞来,装都装出个和和气气的样子来,也避免了矛盾升级。这吵架,自然要一鼓作气才行,吵一半一看,哎呀天色不早了,要回去做饭了。做完饭再出来,接着吵?那气氛也达不到要求啊?这位前辈倒是个有趣的人。女人们回来了,男人们早就将柴火砍回来,摊在洞外面晒着。几个猎户上半身打着赤膊,正在劈柴。先送回来的茶叶,已经在炒制了。留在洞里的孩子和老人们,也都帮忙焖好了饭,洗好了菜。就等女人们回来,大展厨艺。吃了午饭,王永珠就提出告辞,说出来好几天了,惦记着家里的娘亲,这边既然有张银保坐镇,她没什么不放心的,先回去看看,过几天再进山一趟。张银保见这鹰子沟的确条件艰苦,尤其是晚上只能在山洞里凑合,一天两天的还能忍受,时间长了,他一个男人都受不住,何况是娇滴滴的小姑娘。当下忙点头:“你就放心回去吧!这里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你放心好了,我不会亏待他们的!”张银保看出来王永珠留下来的原因,不是因为那些茶叶,反倒是好像不放心这些猎户,当即保证。王永珠如今有啥不放心的?任务反正她做了,完成不完成的随便。她着急着回去试试自己从茶母树上采下来的新茶呢,再者,当初说好的要染出新的颜色来,京城的那位德妃娘娘的关系可不能断。眼下可不能再耽搁了!王永平和金壶这一次跟着王永珠出来,没出鹰子沟,就转手将货物卖给了张大老板,赚了十几两银子,更别提金壶还得了一个大金戒指。他还不敢要,要交给王永珠。王永珠却安慰金壶,这是他应得的,若不是他将这野茶送到关一飞那里,哪里会有今天的生意?张银保在这里面获得的利益可不是钱能衡量的。只要他会做人,肯定要给金壶一份大礼才是,这个金戒指不过是一点小东西而已。想来,王家的山货生意以后是再也不用担心了。金壶握着金戒指,脸都激动红了:“真……真的是给我的吗?”王永珠点点头:“这戒指也值些钱,你回去后也别露出来,不然招人惦记就不好了!”一席话提醒了金壶,忙点头:“我藏起来,谁都不告诉!连我爹娘都不说!”说完,又去看王永平:“四叔,你也不能说!”王永平张张嘴:“为啥连你爹都不能说?莫非你要攒私房钱娶媳妇不成?”说到后面,带着几分调侃之意。金壶脸皮紫涨,求助的看向王永珠:“老姑——”王永珠瞪一眼王永平:“你逗孩子干啥?这么大的孩子了,还不能身上有点私房钱?再说了,这么大个的金戒指,回去怎么交代?怎么说?他要是上交了,将来指不定到谁手里去了,倒不如瞒着,大家都省事!更何况,这是张大老板给金壶的,就是他的,他说怎么着就怎么着!”王永平虽然有点不太赞同,如今这世道,哪里有爹娘在,儿女没成亲之前能有私财的?想当年,他没成亲前,那挣到的钱自然是要交给家里的。只不过,自家妹子说的,肯定没错,听着就好!金壶感激的看了王永珠一样,他心里已经想好了,爹当时说的对,自己不就是仗着老姑的照顾,才敢提出那个条件吗?自己不是最讨厌成为这种因为老姑的大方,就占便宜没够的人吗?怎么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差点成了这样的人?既然老姑让自己多想想,再过些年经历的事情多了,再帮自己到外面看看。他为何不能趁着这些年,自己积攒下银钱来,将来不再花老姑的钱?老姑为了王家,为了他们两代人,付出的已经够多了!若是他还有良心,将来混出个人样来,一定要好好报答老姑才是,而不是惦记着,事事都指望着老姑帮自己。这次在鹰子沟,金壶看到了很多,也感触良多。终于洗去了身上那一些浮躁之气,沉稳了下来。王永珠若有所觉,多看了金壶一眼,看着他这几日慢慢成熟起来,也是颇感欣慰。驾着马车,归心似箭的三个人,将马车赶得飞快。刚过了杨家村,就看到前面一架马车也是跑的飞快。王永平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这是镇上的马车,看这方向,是要去咱们七里墩?谁家来亲戚了不成?”如今七里墩的日子好过了些,倒是偶尔会有镇上的马车到村里去,因此大家也并没有觉得稀奇。跟在马车后面,王永平看着马车驶进了七里墩,看着马车拐个弯,停在了自家门前。再看到了,车上先是跳下一个陌生的大约三十岁的壮年汉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