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8
些和太子无关。待坐在最前面,最后一个出去的卫青走远,刘彻就问:“三郎,刚刚说的那些都是听谁说的?”减免口钱,自然是听史瑶说的,他上辈子的儿子就是这么干的。三郎可不敢说实话,“孙儿自己想的。孙儿认为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吃草万万不行。“孙儿这几年经常出城玩,听到不少百姓说活着没盼头。孙儿就和大兄琢磨,怎么才能让百姓有盼头。后来和一些百姓聊过,每年一个月的劳役,正卒以及田赋,百姓都能接受,独独算赋、口钱无法接受。孙儿认为朝廷应当免去算赋、口钱。”刘彻:“你们何时想到的?”“有好久了。”三郎道,“孙儿刚查出母亲有孕没多久,听到母亲说,民间像四郎那么小的小孩也要交口钱,孙儿才真正意识到百姓赋税重。“一个从出生到三岁,都需要母亲照看,照看小孩的时候,几乎不能做别的事,还要交口钱……孙儿如果是百姓,每年服一个月劳役,要交算赋,还要戍边,孙儿一定会忍不住先把他人杀了赚一条命再自尽。”太子眉头紧锁:“三郎,不得胡言。”“他哪是胡言,分明威胁朕。”刘彻瞪一眼三郎,“小小年纪,胆子倒不小。”三郎扯了扯嘴角,“不如大兄。”大郎抬脚朝三郎大腿上踢一下,“祖父莫气,孙儿替祖父揍他。”三郎一趔趄,二郎慌忙扶着他,怒道:“大兄!”“行了,吾这里不是演武场。”刘彻道,“想打待会儿出去打,别让吾看见。”太子忙说:“他们都被儿臣惯坏了,请父皇息怒。”齐王妃生的女儿,燕王刘旦的妾刚刚怀孕,刘胥府上还没动静,六皇子刘髆才四岁,以致于五十多岁的刘彻只有四个孙子,最小的那个刚刚满百天。刘彻自然不舍得责罚三个大孙子。三郎今天这番言论说是为百姓着想,其实是为朝廷着想,也是为刘彻着想。盖因诏令颁下去,百姓会感激朝廷,感激刘彻这个当皇帝的。三郎对太孙之位弃之如敝屐,日后天下和三郎无关,他没必要当着众臣说这番话。刘彻想到这些,哪怕想生气都不好意思,“据儿,朕没生气,你也别数落他们。不过,三郎,吾得提醒你一句,口钱是从三岁开始交的。”三郎尴尬了,“孙儿不知。”“除了蠲免赋税,你还知道什么?”刘彻问道。“孙儿想说的都说了,暂时没有。”三郎道,“大兄有许多话想对祖父说。”刘彻转向大郎,忽然想到一件事,“大郎,吾让你抄的,抄好了没?”第103章刘彻发火大郎愣住了,明明在商讨国事,怎么突然拐到他身上,“抄,抄好了啊。”“是吗?”刘彻上上下下打量大郎一番,很是怀疑,抄一本需要多久,他没试过也能估计出来,像大郎这样三天两头往未央宫跑,一天半本也抄不完,“拿来吾看看。”三郎提醒道:“祖父,大兄有话和祖父说。”“把拿过来再说。”刘彻道。大郎很想翻白眼,不过他忍住了,随手指一个小黄门,让他带人去拿。刘彻见他不亲自去,也不见慌乱,又有些怀疑,难不成真抄好了,“大郎想说什么?”“孙儿想说的事其实和二郎有关,也是二郎提醒孙儿。”大郎道。太子转向二郎。二郎很奇怪,“我什么时候提醒的你?我为何不知。”“你和祖父说用咱们的纸换大宛的汗血宝马,不和大宛开战,你忘了?”大郎问道。太子:“这倒像二郎能说出来的话,说过吗?”“说过。”二郎反问,“不行啊?祖父都没说不可以。”大郎:“你说祖父打算令霍光领兵——”“等等,为何我不知道?”太子忙问。刘彻乐了,“因为吾不准——不对,二郎,吾说过不准告诉任何人,你告诉大郎和三郎了?”“没有。”二langxin中一慌,指着大郎说,“是大兄逼孙儿说的。”大郎扭头瞪着他,“信不信我揍你?”“你俩先别闹,大郎继续说。”刘彻道,“说得好,吾发现你让二郎和三郎帮你抄,也不怪你。”大郎:“孙儿没让他俩帮孙儿抄。刚才说到哪儿了?”“霍光!”太子没好气道。大郎循声看向太子,见他面无表情,十分生气的样子,心中一凛,忙解释,“父亲,孩儿不是有意瞒父亲,是祖父不准孩儿告诉父亲。”刘彻好气又好笑:“太子,待他说完,你想怎么罚都成。”“谢父皇。”太子道。大郎脸色骤变,史瑶讲减免赋税时,太子不在,大郎和三郎打算找机会告诉太子。万万没想到刘彻不走寻常路,在四郎百日宴当天议政,三郎还被刘彻揪出……三郎还随手把他推出来,大郎不得不硬着头皮上。然而,说得越多,太子会越生气,瞒着他那么多事。“父亲,祖父刚刚都说了,他不准二郎告诉父亲。”大郎道,“不是孩儿故意隐瞒。”刘彻不高兴了,“大郎,朕不准二郎往外说,不是只瞒你父亲一人。据儿,可不能听你儿子胡说八道。”“祖父既然认为孙儿胡说,那孙儿就不说了。”大郎道。刘彻噎住了。“大郎,不得无礼!”太子怒喝。大郎慌忙说,“不敢。”转向刘彻继续说,“祖父令商队随霍光前往大宛国,商人带着货物与沿途小国交换物品,霍光和士兵保护他们和货物,而他们给霍光一笔钱买粮草。这样一来商人赚到钱,朝廷也省下一笔钱,堪称一举两得。如何?祖父。”刘彻很是惊讶,下意识看向太子,太子一脸若有所思。刘彻误认为太子在思考此法可不可行。其实太子是在想,大郎说的这些是不是史瑶告诉大郎的。“祖父,不行吗?”大郎道,“孙儿听说大宛国离咱们甚远,为了几匹马,虽然是汗血宝马,孙儿也认为没必要大动干戈。”才怪,这话是三郎说的,“孙儿听母亲说,西域小国很喜欢咱们的丝绸,丝绸运到西域能卖上高价。大汉妇女又擅养蚕纺织,这条路打开,孙儿觉得一个妇女就能养活一家人。”三郎跟着说:“祖父,大汉不止有丝绸,还有纸,还有油,还有精美的瓦器。这些东西边陲小国都没有,如果没有将士们护送,只有少数请得起护卫的商人敢去西域,运往西域的丝绸也有限,并不能给百姓带来多少收益。”停顿一下,又说,“将士时常护送商人去西域,边陲小国也不敢再入寇边塞。”“听你和大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