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儿当初刚出生时,胸口上有一朵红艳艳的牡丹花,连接生的婆子都惊呼,她的孩子天生是大富大贵的命。
从小在国公府长大的陆文雅知道,一个女孩子如果背上命理一说很容易招来麻烦,比如说那些天生‘凤命’的,往往还会成为诸皇子争夺的对象。
当时靖北王刚刚攻破京城,眼见着就要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苏家送出去的小姑子生下的儿子也已经四岁了,隐隐透出要跟娘家亲上加亲的意思。
陆文雅并不想把女儿嫁入尔虞我诈的皇家,也知道这样泼天的富贵很容易招来灾祸,她当时尽管产后虚弱,也狠狠呵斥过接生的婆子,不许她把女儿有胎记的事外传。
可是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她的孩子还是丢了。
女儿胸口有胎记这事,知道的人甚少,如果面前的小丫头是假的,那她背后之人可曾参与过当年她女儿丢失那事?
**
玉香见夫人缓了过来,松了一口气,顺着她的目光看到趴在窗边的小小身影,这才意识到她们刚才竟然把这孩子忽略了。
她赶忙走到窗边,把窗户掩上一些,歉意地开口:“天气冷,小姐别在窗边久呆,小心冻病了。”
苏姝慢慢收回了目光,乖巧地任由玉香把她牵到了床边。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陆文雅声音有气无力地问。
“苏姝。”
苏苏?这名字,连姓都改好了吗?
感受到那怀疑的目光,苏姝摸着细小的指尖,轻声解释了一句:“我姓苏,名是女朱,静女其姝的姝。”
上辈子小的时候,院长阿姨告诉她,姝是一个代表美好的字。
她的人生中有许多不幸,但同样幸运的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她的上辈子也能用‘姝’字来形容短暂的一生。
陆文雅闻言一怔,良久低声道:“挺好的,府中的姐儿们也全是单字,今后你还是叫这个名字吧。”
**
王嬷嬷把沈大夫找了来,一番把脉针灸后,沈之明面色凝重地开口:“夫人的心疾皆因悲伤忧思而起,凡事需要放宽心才是。”
“多谢沈大夫。”陆文雅收回了手,像是想到了什么,满脸感激道,“听王嬷嬷说,她是在您的医馆里找到了小女,如此大恩,请受我一拜。”
说着,陆文雅就要挣扎起身。
“不可。”沈之明急忙制止,“夫人身体不好,就不要再折腾了。再说,这也不是在下的功劳。”
“小姑娘是被一名小和尚送到在下的医馆来的,当时她正发着高烧,病得很重,便留在了医馆里养病。”
小和尚?
陆文雅眼中闪过一抹困惑,出家人清心寡欲,远离世俗红尘,应该不会卷进这事才对。
难不成,这真的只是巧合?
“对了,小姑娘被送来时不知高烧了多久,据我对她养病这半个月的观察,她比普通孩子反应要慢一些,也不爱说话,以前的事好似也不记得了。”
沈之明说的一本正经,一旁的苏姝却听得满头黑线。
这是明目张胆的污蔑她傻吧?真是风评被害,她哪就傻了?
她敢保证,沈大夫之所以说这些,定然是明心那狗东西授意的。
她虽然生气,但冷静想想,这确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她因高烧而伤了脑子,忘了前尘之事,想必也不会有人再追问她的过去。
陆文雅闻言一怔,傻不傻的她不知道,但是苏姝的确是不爱说话。
这么小就一个人流落在外,病了也无人照顾,她对她顿时怜惜了几分。
“玉香,把侧屋收拾出来,暂时给六姐儿住。”
送走了沈大夫,陆文雅对身边的大丫鬟吩咐道。
屋内的众人顿时神色一凛,她们知道,夫人这是认下了这个孩子。
**
“陈嬷嬷,我听说今儿正房那边又叫了大夫?”
世子院里的东厢房大厅,一位三十岁左右,保养的年轻貌美的妇人,正斜靠在软榻上,任由丫鬟给她捏着肩。
她穿了一件有着狐狸毛领的紫色夹袄,那狐狸毛白的连一根杂色都没有,脑袋上顶着金光闪闪的发钗与步摇,随着她轻晃的脑袋,发出珠玉般清脆的撞击声。
这人是世子爷苏青致的姨娘,名叫乔婉清,但她的身份却不同于一般的小妾。
她是老侯爷发妻的娘家侄女,也是苏青致的表妹。
当年老太太原本是想让儿子娶了娘家侄女的,但是苏明远却是个有野心的商人,坚决反对这事,最后乔婉清只能嫁进苏家当个贵妾。
乔婉清跟苏青致青梅竹马的长大,多多少少是有些感情的,再加上老太太偏心,她进门后更是抢先生下了苏青致的长子苏安康,后面又生下了侯府的三小姐苏烟。
陆文雅虽然早就嫁进了苏家,但她跟苏青致三观不合,夫妻关系糟糕。后面好不容易生下了女儿,孩子却丢了,这些年病得严重,管家权也就落到了乔婉清的手中。
这位虽然是姨娘,在侯府却比世子夫人更有话语权,为了彰显她的地位,她不愿跟别的姨娘挤在西厢房,直接搬到东厢房来住了。
穿着黑色褙子的陈嬷嬷,这会儿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回姨娘的话,是的。”
乔姨娘闻言猛然握紧了手,冷笑道:“侯府又不是没有大夫,天天叫外面的野大夫上门,这是防谁呢?”
陈嬷嬷闻言,把头低了下去。
乔姨娘在侯府过得风生水起,唯一不舒心的,大概就是她只是个姨娘。
这些年陆文雅虽然病着,时常看大夫,但她终究活着,占了世子夫人的位置,自然碍了别人的眼。
“从明儿个起,让门房看好了,不许放外男进内院。”乔婉清摸了摸脑袋上的发钗,眼中飞快地闪过一抹狠冽,嘴上却说的大气凛然,“家中这么多小姐,没的被一些人带累的闺誉受损。”
“是!”陈嬷嬷低声应了。
知道乔姨娘喜欢看正房那边的笑话,陈嬷嬷又扯出了一个话头:“今儿王嬷嬷带了一名五六岁左右的小女孩,进了夫人的院子。”
“呵,还不死心呢,这都折腾多少年了?”
乔
从小在国公府长大的陆文雅知道,一个女孩子如果背上命理一说很容易招来麻烦,比如说那些天生‘凤命’的,往往还会成为诸皇子争夺的对象。
当时靖北王刚刚攻破京城,眼见着就要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苏家送出去的小姑子生下的儿子也已经四岁了,隐隐透出要跟娘家亲上加亲的意思。
陆文雅并不想把女儿嫁入尔虞我诈的皇家,也知道这样泼天的富贵很容易招来灾祸,她当时尽管产后虚弱,也狠狠呵斥过接生的婆子,不许她把女儿有胎记的事外传。
可是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她的孩子还是丢了。
女儿胸口有胎记这事,知道的人甚少,如果面前的小丫头是假的,那她背后之人可曾参与过当年她女儿丢失那事?
**
玉香见夫人缓了过来,松了一口气,顺着她的目光看到趴在窗边的小小身影,这才意识到她们刚才竟然把这孩子忽略了。
她赶忙走到窗边,把窗户掩上一些,歉意地开口:“天气冷,小姐别在窗边久呆,小心冻病了。”
苏姝慢慢收回了目光,乖巧地任由玉香把她牵到了床边。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陆文雅声音有气无力地问。
“苏姝。”
苏苏?这名字,连姓都改好了吗?
感受到那怀疑的目光,苏姝摸着细小的指尖,轻声解释了一句:“我姓苏,名是女朱,静女其姝的姝。”
上辈子小的时候,院长阿姨告诉她,姝是一个代表美好的字。
她的人生中有许多不幸,但同样幸运的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她的上辈子也能用‘姝’字来形容短暂的一生。
陆文雅闻言一怔,良久低声道:“挺好的,府中的姐儿们也全是单字,今后你还是叫这个名字吧。”
**
王嬷嬷把沈大夫找了来,一番把脉针灸后,沈之明面色凝重地开口:“夫人的心疾皆因悲伤忧思而起,凡事需要放宽心才是。”
“多谢沈大夫。”陆文雅收回了手,像是想到了什么,满脸感激道,“听王嬷嬷说,她是在您的医馆里找到了小女,如此大恩,请受我一拜。”
说着,陆文雅就要挣扎起身。
“不可。”沈之明急忙制止,“夫人身体不好,就不要再折腾了。再说,这也不是在下的功劳。”
“小姑娘是被一名小和尚送到在下的医馆来的,当时她正发着高烧,病得很重,便留在了医馆里养病。”
小和尚?
陆文雅眼中闪过一抹困惑,出家人清心寡欲,远离世俗红尘,应该不会卷进这事才对。
难不成,这真的只是巧合?
“对了,小姑娘被送来时不知高烧了多久,据我对她养病这半个月的观察,她比普通孩子反应要慢一些,也不爱说话,以前的事好似也不记得了。”
沈之明说的一本正经,一旁的苏姝却听得满头黑线。
这是明目张胆的污蔑她傻吧?真是风评被害,她哪就傻了?
她敢保证,沈大夫之所以说这些,定然是明心那狗东西授意的。
她虽然生气,但冷静想想,这确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她因高烧而伤了脑子,忘了前尘之事,想必也不会有人再追问她的过去。
陆文雅闻言一怔,傻不傻的她不知道,但是苏姝的确是不爱说话。
这么小就一个人流落在外,病了也无人照顾,她对她顿时怜惜了几分。
“玉香,把侧屋收拾出来,暂时给六姐儿住。”
送走了沈大夫,陆文雅对身边的大丫鬟吩咐道。
屋内的众人顿时神色一凛,她们知道,夫人这是认下了这个孩子。
**
“陈嬷嬷,我听说今儿正房那边又叫了大夫?”
世子院里的东厢房大厅,一位三十岁左右,保养的年轻貌美的妇人,正斜靠在软榻上,任由丫鬟给她捏着肩。
她穿了一件有着狐狸毛领的紫色夹袄,那狐狸毛白的连一根杂色都没有,脑袋上顶着金光闪闪的发钗与步摇,随着她轻晃的脑袋,发出珠玉般清脆的撞击声。
这人是世子爷苏青致的姨娘,名叫乔婉清,但她的身份却不同于一般的小妾。
她是老侯爷发妻的娘家侄女,也是苏青致的表妹。
当年老太太原本是想让儿子娶了娘家侄女的,但是苏明远却是个有野心的商人,坚决反对这事,最后乔婉清只能嫁进苏家当个贵妾。
乔婉清跟苏青致青梅竹马的长大,多多少少是有些感情的,再加上老太太偏心,她进门后更是抢先生下了苏青致的长子苏安康,后面又生下了侯府的三小姐苏烟。
陆文雅虽然早就嫁进了苏家,但她跟苏青致三观不合,夫妻关系糟糕。后面好不容易生下了女儿,孩子却丢了,这些年病得严重,管家权也就落到了乔婉清的手中。
这位虽然是姨娘,在侯府却比世子夫人更有话语权,为了彰显她的地位,她不愿跟别的姨娘挤在西厢房,直接搬到东厢房来住了。
穿着黑色褙子的陈嬷嬷,这会儿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回姨娘的话,是的。”
乔姨娘闻言猛然握紧了手,冷笑道:“侯府又不是没有大夫,天天叫外面的野大夫上门,这是防谁呢?”
陈嬷嬷闻言,把头低了下去。
乔姨娘在侯府过得风生水起,唯一不舒心的,大概就是她只是个姨娘。
这些年陆文雅虽然病着,时常看大夫,但她终究活着,占了世子夫人的位置,自然碍了别人的眼。
“从明儿个起,让门房看好了,不许放外男进内院。”乔婉清摸了摸脑袋上的发钗,眼中飞快地闪过一抹狠冽,嘴上却说的大气凛然,“家中这么多小姐,没的被一些人带累的闺誉受损。”
“是!”陈嬷嬷低声应了。
知道乔姨娘喜欢看正房那边的笑话,陈嬷嬷又扯出了一个话头:“今儿王嬷嬷带了一名五六岁左右的小女孩,进了夫人的院子。”
“呵,还不死心呢,这都折腾多少年了?”
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