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3
母息怒。”齐晟给太后顺了顺气,解释道,“不是四哥他不想来,四哥在入夏之后,就带着几个高僧到草原上传教去了,根本就没有在京城。”他说的都是大实话,虽然省略了很多细节。但那些根本不适合拿出来说的。对于个中缘由,太后并不清楚,也不关心。她只听说四皇子不是故意不来的,气也就消得差不多了。“罢了,还是前朝的事要紧。只是……”她顿了顿,但再不情愿,该说的话还是得说,“你父皇如今的情况,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你还是快让他回来吧。好歹……好歹再见一面。”齐晟应道:”都听祖母的。”话虽如此,但信传到之后,明远大师愿不愿意半途回来,他也不敢肯定。*明远大师之所以带着几个高僧去草原,为的就是从宗教信仰这种草原人最信服的文化着手,慢慢地渗透,逐步掌握话语权。有大晋在背后撑腰,草原上的贵族肯定不敢为难他们。但草原上原有的宗教就不一定了。比如喇嘛教,再比如草原各部自发信仰的自然神袛长生天大祭司。明远一行六个僧人刚进入草原,就受到了当地的喇嘛庙热情的接待。那些喇嘛不敢明面上为难他们,却以教义暗中讥讽。说来说去,就是他们喇嘛教材是佛教正传,中原的佛教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对此,明远3微微一笑:这道题我会。于是,被喇嘛教怀着不可告人的心思请来的瓦剌贵族,就有幸经历了一场盛宴级别的忽悠。——佛祖传佛法于天下,只是为了让世人从苦难中解脱。只是世人愚昧,往往难解真谛。这个时候,就需要得道高僧和前世积德的贵人们相助,将晦涩难懂的佛法,分解成世人能够理解的程度。按理说,明远3初到草原,对草原上通用的瓦剌语应该并不太熟悉。那些喇嘛之所以敢挑衅他,也是算准了这一点。传教嘛,不管什么时候,在哪里传,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没有统治者的教派,那都是yin祀邪教。只能说,草原上的喇嘛比起藏边那边,还是缺了几分政治素养。他们只只知道忽悠住了草原贵族,在草原传教敛财就能一路绿灯。却不知道,有甲方霸霸大晋在后面支持,哪怕明远对任何教义都一窍不通,这些贵族们也照样会信奉他。因为信奉他,就是在向大晋表忠心呀。有这么好的机会抱紧甲方霸霸的大腿,让甲方霸霸带着装B带着飞,一起赚大钱,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从喇嘛们的请柬送到大小贵族手里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他们这次的挑衅,会惨淡收场。一众贵族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哪怕他们听不懂中原话,也要拼了命地捧明远大师的臭脚。更有那消息灵通的,比如已经做了王储的岱钦王子,有内部消息:这位明远大师,就是大晋天子的第四子,与大晋太子的关系很好的那种。草原上的人本来就喜欢信仰神灵,如今听闻大晋皇帝的儿子竟然也出家信了佛,对中原的佛教更加神往起来。——中原的神佛要是不灵,中原天子的儿子怎么会出家修佛呢?毕竟,中原有那么多的好东西身为皇子,混吃等死都能荣华富贵一生了,又何必求神拜佛?只能说,在物质不丰富的时候,人们的思想都是很朴素的。他们最大的追求,就是吃更好的事物,穿更好的衣裳。至于各种各样的多愁善感,在他们看来,纯粹是吃饱了撑的。温第240章第240章种种因素综合之下,草原贵族们对明远大师说佛法还是很期待的。特别是会说中原话的那些,比如岱钦,更是在瓦剌王和大阏氏面前大包大揽,要替他们翻译明远大师的话。但很多时候,现实往往比想象更让人绝望。——这一句,尤其适合草原上的喇嘛们。人家明远大师会说瓦剌话,而且说的还挺流利。当然了,一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方言,他又没在草原上待过,自然是不会的。可是,他会的那些,用来讲经说法,却已经绰绰有余了。在喇嘛们举办的法会开始之前,瓦剌贵族是抱着替大晋来的法师站街的想法来的。半个时辰之后,他们的想法就全变了。——明远大师的瓦剌话说的真好。——明远大师的佛法真的太高深了!他甚至现场就替几个心有烦忧的贵族排解了疑难,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宁静。这下可好了,那些贵族们就更有理由追捧大晋来的法师了。那些心怀挑衅的喇嘛们很快就被那些往日里追捧他们的贵族们教了做人,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好在明远大师并没有咄咄逼人,到最后还是给他们留了几分颜面。而这一场法会,也彻底奠定了中原佛教在草原上的地位。明远大师从瓦剌一路向西,一直传教传到了摩根。期间收获了一大批的信徒和迷弟迷妹们。许多中小部落的首领,都让自己的其中一个儿子拜入了明远大师座下,由明远大师主持剃度,跟随明远大师传教,随侍左右。对那些中小部落来说,这不仅是进一步地向大晋表忠心,也是一种变相的联盟。只不过,在他们不知不觉间,明远大师就通过自己收的这些弟子,从联盟的枢纽,变成了主导者。一个隐藏在幕后的主导者。在他的暗中cao控下,这些中小部落凝聚在一起,共同抵抗大部落的压榨和剥削,但彼此之间,却又永远不能毫无芥蒂地真正拧成一股绳。虽然他不知道六弟到底要干什么,但六弟既然说了,这样的状况最符合大晋的利益,那整个草原,就保持这个状态好了。直到这个时候,明远才觉得,真的剃度出家,还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