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 言情小说 -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0

分卷阅读50

    命。另一个挖出来的时候,已经死得透透的了,但是还是送到去了医院,救个万一吧。剩下的两个,很快就挖出来一并送走了,也没了气吸。

“安子,不是说你也在车上吗?砖厂给大队打电话,说你坐的车出事儿了,让通知家里。”等人都送走了,高三哥才有功夫儿问问大哥倒底是怎么回事儿。

“啊。刚出来的时候,我可不是坐这车出来咋地。半道上我下车了。”士安大哥跟高三哥解释。

“半道儿下车啦?”怪不得人没事儿呢,这是得多幸运,这都能躲过去。

“嗯呢。对了,三哥,你没告诉家里吧?我爷和我叔我婶儿不定怎么找急呢。”士安大哥想起来肯定不止砖厂和高三哥以为他出事儿了。别人肯定都那么以为的,早上他坐车从厂里出来,看到的人多了。这要是传到家里,爷爷和爹娘不得急死啊。再说了,三个弟弟meimei都在镇里上学呢,用不上半天儿,就能听到风声。

“放心吧,我没敢吓唬我大姨,接到电话,我就先过来了。咱们赶紧回家吧,省得家里惦记。”三哥抬起自行车,示意大哥上车,带着他一起回家。

“那行。三哥,你先带我回趟砖厂吧。我得跟厂里说一声啊,完事儿咱就回家。”大哥不是不负责任的人,这时候也没忘了自己的工作。

“行。上车。”三哥就带着大哥回镇上。

路过高中的时候,大哥特意停了一下,到明子和老姐的班上告诉了一声,省得两人听到传言担心。之后又到中学跟小文哥说了一声,才回了厂里。

厂里领导见士安大哥全须全尾的回来了,都惊讶得不得了。“小关,你咋回来了?”这话问的,好像大哥回来有啥不对似的,不过太过惊讶问出来这么一句,也不奇怪,三哥刚才不也是差不多的问法嘛。

“我下车了。”士安大哥就笑,也是心有余悸。又跟大家伙儿说了一遍,他出了兴隆镇四五里之后,突然间想起来有什么事儿忘了,要回厂里一趟,就让砖车先走了,他转身往回走。可是走着走着,又想不起来到底忘了什么事儿了。就又转头儿往县里走,走了两三里地,才遇到一个镇里去县城的车,搭上顺风车。结果没走出去二里地,就遇上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疯了似了往兴隆镇方向赶,遇到他们就喊,前面儿拉砖车翻了,让去救人,他去镇上叫人。然后大哥就和司机一起往事故地点跑,到那儿就开始救人。

“你说你咋就知道提前下车呢?”机修的纪师傅跟大哥关系很好,听完了经过,就感慨,大哥这运气,无敌了。

“我哪能知道啊,当时就觉得有个事儿,必须得立刻办。那车都没停稳我就直接跑下来了。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啊。”大哥回头想想,也是比较懵圈。

“行了,小关受的惊吓不小,今天就别去县里买件了,老纪,你跑一趟吧。给小关放半天假。回家休息休息。”范书记阻止的大家伙继续追问,让大家回家休息。

大哥回家了,明子娘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非让明子爹立刻就去供销社买烧纸,回来带着大哥一起去给祖宗上坟,坚定的认为是祖宗保佑。并且发愿,以后一定多做善事,多积功德,以保全家人平安。

第二天,还带着大哥又去了趟庙里,给住持师父送了一袋子米。

给祖宗上了坟,给庙里送了供奉,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关家是过去了,可是兴隆镇人们的对于士安大哥这一次颇具玄幻色彩的经历没有过去啊!没过几天,就传得神乎其神的。什么关家早年救过狐仙啊,什么关家祖先有灵啊,什么明子娘会算通灵啥的,都出来了。都哪跟哪的事儿啊。

连明子在学校,都被二次围观了一遍。因为她也是关家与众不同的有神明保佑的证据之一。十四的高三生。并且明年很可能会考上大学,成为十五岁的大学生。

人是很神奇的一种存在,动物对危险有预知也不什么新鲜事儿,只是现在人们的认识没有后世那么多,有什么解释不了的事儿,就总想往神话故事上靠一靠。

要明子说,如果非要给大哥的神奇经历找一个理由,那么她更愿意相信是,好人有好报。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老爸手术顺利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我继续码字去,争取码出来二更

PS:一句话送给对东北风土人情好奇的亲们:大东北帝国欢迎您

第43章大丰收

下半年开学之前,大哥又用了半箱挂面,把三姐从后山小学调到了前山小学。上班的距离缩短了三分之二。

关于大哥每次找人办事儿都是送持面这事儿,明子总是想笑。这也看出来石大妈这位老干妈当的是真的很称职的,对大哥是真照顾。也说明,这年头儿,挂面是稀缺物品呢!

不过,大哥也真是够扣的,总是半箱半箱的送……

秋收的时候,大哥不知道从哪里借了一辆货车,一次拉回家里十袋大米,两袋子白面。并且给明子娘交待,以后不用再那么省着了,家里日常就吃细粮吧,他保证能弄回来整全家人吃的米面。

因为大哥这两年多的表现,家里已经渐渐的开始倚重他了,大事小情的,娘也愿意问问大哥的意见。

所以,从这一年开始,明子家就吃上了细粮,以后,除了忆苦思甜,家里再没有吃过玉米饼子。连大黄米的豆包,都是一直到三十年之后,人们讲究养生了,提倡吃粗粮了,才又做来吃。

秋收之后,砖厂的牛副书记,给二姐士云介绍了一个对象。比二姐小两位,二十四了,叫李会,跟牛书记家一个屯的,就是二姐第一次订婚没成那个三门李家屯的。跟当年那个李家还是出了五服的同族。李会是在公社放电影儿的,也算是公社上的公职人员。

之所以这么大岁数了还没订婚,跟二姐情况差不多,也是前面两个阴差阳错,都没成。家里五个孩子,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他是老四,但是就他还没结婚了。家里大哥当兵退伍分配在北大荒,大姐嫁到了县城,剩下三个兄弟也都是公职,吃红本。家里房子也都给盖好了,在老房子的前院儿,盖了一间半的土坏房。结婚就能自己单独过,不用跟一大家子挤。

士安大哥已经订婚了,过个一年半载的就要绍婚了,二姐是个明白人。家里三姐的婚姻一点儿动静还没有,她如果再不结婚,等到兄弟媳妇儿进门,哪有两个大姑姐都在家的道理。大哥是大的,照看着弟弟meimei是正常的,有一个大姑姐待嫁在家就已经算过份了,还能让兄弟媳妇儿伺候着两个大姑姐?不像话嘛。

所以,这门亲事一提,人还没见到,二姐心里就同意了七分了,只要人不是太提不起来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