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 言情小说 - 重生六零甜丫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3

分卷阅读353

    有空闲时间,一定要来教室里听一两节课程。

对于一切学生,文景深以及教师们,都来者不拒。

教室里除去固定桌椅,所有人都可以从自家里抬板凳等,在窗外走廊,或教室后面坐着听,有不懂也可以举手提问。

甜妹儿从未见过如此好学气氛的教室,哪怕室内室外人满为患,站着一大群高高低低的孩子们,每个人都特别认真。

甚至有一些二十来岁青年,利用中午的吃饭时间,听小学一年级课本,听得津津有味,嘴里默默嘀咕跟着背课文。

心生感动,甜妹儿一时心血来潮,拉着文景深与崔玉涛等人,简单计算出碧山镇全读学生的升学率。

低年级初小考试,约两个班收一个班,升学率约百分之五十五。

初小升高小,基本三个班收一个班,越百分之三十三。

高小升县城初中,全镇八十多生产队,升学率结果不到百分之十。

结算下来,每年全镇初中考试,六十个学生娃里会录取一个学生娃。

崔玉涛好奇问道:

“你算这个干什么?”

“这些都是五八年以前的碧山镇升学率数据,但从五九年开始,学生总数量猛然减少,但招收数量名额还未调整,初小高小毕业在这几年肯定容易很多。”

甜妹儿在纸上刷刷刷画出一块饼:

“这块饼整体大小不变,分饼人数减少,跟哥哥们考大学一样,今年与明年同样是考初小高小毕业镇好机会。”

前年去年不是好机会,是因为镇上学校因饥饿而关闭。

都饿死老师学生,谁还管会去管初高小毕业证?没见到高中生都被打发去企业单位当职工?!连水湾县城中小学都前后总共关闭整整四个月,这是王溢希讲的。

而因新政策措施出炉,今年正是本地乡镇中小学,渐渐开始恢复正常秩序的时间,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不犯法不害人,一样是凭借实力。

既然有空隙有捷径,为啥不走?!

文景深沉默一会,才道:

“咳咳咳,今名年的夏季期末考,有能力有信心参加初小高小的孩子们,全都去镇上考一次,哪怕考出个初小毕业证也好。”

初小毕业生未来可以做记工员、出纳员、供销社售货员、果园看管、工厂职工等更轻松的活计,高小毕业生还可直接当民办小学的教师,像大刘小刘老师一样。

“咱们可以先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再看哪些孩子有考试通过初小毕业考的可能性,免得闹出笑话。”

甜妹儿一边建议的同时,一边念叨着小二黑晓丫头俩个学渣同学,是时候该抽他们小皮鞭,啪啪啪地学习。

主要还有十几位大龄少年姑娘,他们很有潜力通过初小考试。

他们当中,有的人连亲事都定下,能学习读书的时间已远远不够,考一年级二年级太慢,至少有本证书纪念一下。

与大人们一起开会工作,甜妹儿的思维模式也越来越成熟。

**

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除去紧张的学习时间,以及课余玩耍嬉闹的难忘小游戏,还有一些前所未见的村镇新福利。

黑白放映电影团队终于来到碧山镇,并且建立固定地点,放映电影队伍进入碧山村每月四次,放映地点在西边平坝里。

电影设备非常简陋,在平坝里,支起两根大竹竿,挂上白色银幕,形成一个露天电影院,村民们拎着凳子去看电影。

这对碧山村民来讲,新奇又有趣。

西边太阳未落下,刚从地里回家的男女老少顾不上吃饭,从自家抬凳子、或搬大石头,涌去平坝里占地方,等待电影放映。

每一场电影的观众多得数不清。

十里八乡山外村民,许多户人家也同样倾巢出动,爬山涉水涌入碧山村,西边平坝树林路边溪水沟边等各个角落,全部大人小孩,密密麻麻挤得水泄不通。

或战或坐,吵吵闹闹,声音快震破耳膜。

每当电影一开演,平坝基本都是鸦雀无声,全部认认真真观看或听。

特殊时候,甜妹儿也陪家人一起,挤在人群堆里。

电影正式放映前,首先必然会先放一段幻灯片,宣传种花国法律法规等,类似红星思想宣传教育。

、、、、、……

所有电影内容基本都是革命战争题材,反反复复播放,不识字的村民们都倒背如流,部分扫盲成功。

看得甜妹儿哈欠连天。

因六零年代冬季的种花国文件,允许小范围内正规市集交易。

争得大人们同意后,她领着几个山娃娃,在热闹人群堆里,用肥珠子、竹编、木仓等自制小玩具,三五个得到一分到五分钱。

尤其是电影里出现过的红缨枪等类似玩具,跟淘宝商家某某电视剧里衣服同款一样,勾得不少山娃娃心。

当自留地里的红薯等第一次收割时,电影场里已经有卖烤红薯、红薯干、红薯饼等,或者还有更精贵的红薯糖、小面人、炒瓜子、炒花生等。

会赚钱的当然不止碧山村民,部分看电影的山外村民同样如此。

约定俗成的村落‘电影夜集’渐渐形成,别看买卖便宜,但群众基础多,碧山村民作为首先咬饼的人,赚得不少钱财。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_^

**

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_-

哪怕是普通的,氛围跟在家里看很不一样,此刻容易看得进去,也不会随意拉进度,总是喜欢拉进度的叶子~

第232章小资与学业

千万别小瞧任何村民群众的小资萌芽思想。

在还没来得及被强制性扼杀的时候,村民们各种各样的创意法子多起来。

电影夜集上的‘买红薯送红缨枪’、“买木陀螺送温白开”之类的促销手段,已经满足不了碧山人的赚钱致富思想。

他们向山外村民打听道县城消息。

六一年,本市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荒依旧严重,有工人甚至因为饥饿怕了,放弃城里的工厂职工生涯,打包回乡下,守着农村土地过一辈子。

类似王家,每月都能从叶家这类农村亲戚朋友手里,得到邮寄救助的城市家庭,不足三分之一,自然灾害的恐慌依旧在城市空气里,县城医院水肿病人还是很多。

这时候,已有村民看见商机,背着‘自留地’粮食蔬菜进城市里买卖或交换物品,缓解城镇居民职工的饥饿,提供他们生活所需。

自留地粮食有限,怎么都不会‘供大于求’,居民们咕噜咕噜叫的肚子,呼唤着他们高价或市场价买粮食。

毕竟,国营商店与供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