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 耽美小说 - 冲喜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0

分卷阅读230

    越继承王位,帝星失辅,会不会不稳?

这长宁王的去与留,可是关乎整个北昭的安稳呢!

坊间传闻编的有鼻子有眼,等传了一圈再传到那些世家朝臣的耳中,竟然觉得这猜测也不无道理。

先前天坛祭天之时,长宁王一出现,雷鸣暴雨就歇了,他们明面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回过劲儿后,心里还是觉得多半只是巧合罢了。

可如今试过了长宁王的手段,再得知了对方的身份,多少就有点犯嘀咕了。

这长宁王能不能辅佐帝王先不说,但若是真回了南越继承王位,假以时日,南越必定是北昭大敌!

从这个方面来说,长宁王之于北昭,着实不可或缺。

于是那些四处探听消息的南越使臣,就发现接待自己的朝臣忽然变了个态度。从前只要他们询问长宁王的事情,这些人必定是交口称赞,列举出来的事迹能让说书的说个三天三夜。

可现在再提,对方必定要面露警惕将他们打量一番,接着绷起表情说:“长宁王的事不提也罢,不若我诸位去怡翠楼见见世面。”

南越使臣:……

他们敏锐地察觉了对方的敌意,但却摸不着头脑。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时间去理会北昭官员忽然转变的态度了,因为过了数日后,大约是消息终于传到了南越去,那些宗室皇亲和大臣们知晓了太后与先帝竟然育有一子后,纷纷暗中来信确认。

自然是不敢去问太后的,那些信件只能一封封往几个使臣面前送。

几个南越使臣聚在一起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却碍于太后的态度不明确,一封信也不敢回。

反而是贺兰鸢这些日子对外面的风言风语充耳不闻,先是命人将桂花胡同的贺家旧宅收拾了出来,而后又在叶云亭的陪同下,去了一趟温泉庄子,将庄子上那些旧书手札都搬了回来。

她翻看着年少时写下的游记,面露感慨:“这庄子与游记辗转落入你手中,或许也是缘分。”

“我那时看到游记,就觉得笔者必定是个十分洒脱率性的女子。对她笔下的山水人情十分向往。”却没想到这写游记的人,会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贺兰鸢轻笑,拍了拍从另一个隐秘处翻出来的箱子:“这一本估计是当时收拾遗漏了,其余都藏在这里。”

这庄子是年少时兄长送给她的,就因为她常常抱怨上京无聊,兄长特意买下了这座庄子送给她,让她不快活时,可以到庄子上散散心。后来她每次偷偷溜出上京,都是以去庄子上散心为借口。

每回偷溜回来后,写下来的游记也都要藏在庄子里,不知不觉便攒了一满箱子。

她也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竟然还能再找回来。

将这些游记一本本翻开,上头都是她与赫连相识相知的回忆:“你若是无事,可以翻来看看。上头记了不少你父亲的事。他性子闷,但内心十分柔软,也最喜欢小孩。若是当年我能将你带回南越去,他必定会十分疼爱你,也舍不得这么早就离开。”

说到这里,贺兰鸢的眼眶红了红,又借着侧脸的功夫掩饰过去了。

当年赫连煦身中剧毒,全靠着自小习武,底子好才能撑了那么多年。到了最后,他已经瘦的不成人形,不能下床,不能进食。大部分时候都在昏迷,全靠名贵的药材吊着一口气。

但就算这样,他也不放心留下她一个人。生生耗到油尽灯枯,才满心不舍地离开。

那几年里,她召集了无数名医,为他研制解药,却一直没有进展。直到赫连煦去世后第三年,才有一名民间大夫研制出了那味毒药的解药。

可赫连煦早就不在了。

那时她独处时常常想,若当时她没有心软,求着赫连煦再撑一撑,说不定就能解了毒,他们还能做一世夫妻。

可惜凡事没有如果。

叶云亭接过书,动作轻柔地将上头的尘埃拂去,轻声道:“我会慢慢看。”

……

贺氏的旧宅收拾出来后,贺兰鸢就没再住在驿馆,搬回了贺氏旧宅。

叶云亭看那些游记入了迷,索性不回宫,就在贺兰鸢给他收拾的院子里住了下来,只叫季廉回宫去传了信,说今晚不回宫了。

等李凤岐忙完了收到信时,已经是傍晚了。

他啧了一声,换了身常服,自去贺宅寻人。

刚收拾出来的旧宅未经修缮,还透着股陈旧的暮气,但四周的野草已经除尽,尘埃拂净,挂上崭新的匾额,又多了几分蓬勃的朝气来。

宅子里还没有添置下人,等李凤岐走进了前院,才有下人迎上来。

贺兰鸢正在院中喝茶,瞧见下人引着李凤岐过来,就笑了:“陛下真是一刻也等不得。”

李凤岐笑了笑,竟是默认了。在她对面坐下,左右张望了一圈,问道:“云亭呢?”

“在后头的院子里,看书看入了迷。”

贺兰鸢本来以为他会去寻人,却没想到他思索了一瞬后道:“那倒是正好,我正好有桩事想同太后商讨。”

他这么说,便是刻意避开叶云亭了。

贺兰鸢挑了挑眉头,敛起了微微的笑意:“陛下想说何事,但说无妨。”

第144章冲喜第144天何为国?

李凤岐思索了一瞬,方才开口,却是先问了个毫不相干的问题:“太后觉得,何为国?”

他问的不明不白,贺兰鸢却知道他绝不会无的放矢,沉吟一番后道:“国者,邦也。若单从字面来看,‘国’可拆解为‘口’与‘或’。‘口’意为四方国土;而‘或’者,从口从戈。其中‘口’为人口、百姓,‘戈’为武器。是以‘国’亦可解为:以兵器之戈,外守国土,内护百姓。”

“以兵器之戈,外守国土,内护百姓。”李凤岐将这句话细细咂摸了一遍,以手指沾茶水,在桌上写了两个“口”字:“那国土又凭何来划分?”

他依次点点两个“口”:“此为北昭,此为南越。”说着,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口”,将两者包含其中:“可在数百年前,它们也都自倾覆的大梁朝分裂而来。”

他继续画“口”:“就连东夷与西煌,在更早之前,也属于一国。”

“因帝王之争,才有了国土之争,才有了后来的国人之分。我们如今分为北昭人、南越人、东夷人、西煌人,可焉知更早之前,我的祖先不是同一国人?”

茶水的痕迹很快消弭,只剩下模糊的水渍残留,李凤岐指着那几个因为水渍蔓延而连成一体的“口”字:“太后看,如今它们也合而为一了。”

他说的如此浅显,贺兰鸢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亦惊讶于他的大胆:“此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非我一人之力可为。”